2021.04.09

INDUSTRY NEWS - 2021.04.09

1、港府研「來港易」吸內地客 旅業歡迎   「回港易」將擴大 涉廣東以外地區

本港疫情有見緩和,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港府擬推「來港易」計劃,予內地低風險地區的非港人來港,同時亦正籌備擴大「回港易」至廣東省以外地區。

旅遊及導遊業歡迎「來港易」計劃,認為可帶動旅遊經濟復甦,立法會議員則憂未解決返回內地仍要檢疫問題,難吸內地客來訪港。

林鄭月娥昨在立法會答問會表示,已向中央政府及廣東省領導反映意見,探討有序予兩地居民免檢疫、免隔離往來,正籌備將「回港易」的計劃擴大至廣東省以外的地方,同時因內地不少地方同樣是低風險,沒理由有不同對待,擬推「來港易」令部分內地人可訪港,惟需時梳理後才公布。

田北辰促爭取內地承認 2款疫苗

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指,港府應與內地及低風險地區談疫苗通行,爭取全部承認現時最普遍、最多人談及的2款疫苗。林鄭表示,會爭取外地認可本港接種的疫苗,惟相關工作有國際角度考慮,又引述世衞已呼籲不要搞「疫苗政治化」和「民族主義」,相信世衞認可國產疫苗後,將有利港府向外國爭取疫苗認可。

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認為,港府如要推出「來港易」計劃,須先解決返回內地後仍要隔離14至21日的限制,相信內地政府亦希望盡快恢復兩地往來,惟本港疫情一直未清零,中央對放寬仍有顧慮實屬正常,亦自然難以吸引內地居民到訪;認為若能解決此問題,包括接種疫苗等其他細節及條件才商討也不遲。

本港過去一年因疫情封關,內地來港旅客全年僅約270萬人次,較之前3年每年達4,000萬人至5,000萬人次大減(見附表)。

導遊:本地遊收入不高 靠內地客

香港導遊總工會理事長黃嘉毅稱,業界最大希望是盡快恢復中港兩地往來,雖然港府曾推本地遊,惟收入不高:「始終要靠內地客來港消費帶動旅遊及經濟復甦」。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吳光偉亦指,中港隔絕往來已逾14個月,相信很多內地人已蠢蠢欲動想訪港,又形容疫苗是「靈丹妙藥」,港府應更清晰讓市民知道,必須盡快接種疫苗才能有望通關。

至於去年11月推出的「回港易」計劃,至本周三累計已有11.7萬名港人返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回覆稱,有關擴展計劃的協調及準備工作,目前正全力進行中,待有具體進展時會適時公布。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直言,擴大計劃已聞良久,不知港府落實時間;又指不止接獲居福建港人反映,亦有居廣西、上海及武漢港人盼返港就醫及探親。她認為,理想是有序分階段不同地區擴大計劃,但憂突爆疫情將令其他地區港人又無了期等待,若屆時大量內地港人返港,過關時需時檢查檢測等文件,或令口岸聚集人流,促當局需做好人手配套。

9-4-2021 12-02-19.png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2021年4月9日)

2、粵十招推動先進製造業投資

內地傳媒報道,廣東省政府上周三(3月31日)正式印發《廣東省加快先進製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0條政策措施【表】,包括加大製造業投資獎勵、推動內外資一體化全產業鏈招商等。

廣東省工信廳日前在官方公眾號發布相關政策解讀,介紹是次出台的製造業投資十條,旨在針對廣東省工業投資、工業發展形勢及所面臨的困難,積極引導及促進先進製造業項目的投資建設,以帶動支柱產業集群及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該解讀闡述,政策提出加強分區域分行業分類指導,將圍繞「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按照「十四五」全省製造業總體空間布局,聚焦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引進產業帶動性強、技術水平先進、綠色低碳的先進位造業項目;鼓勵國有資本深度參與先進製造業項目引進建設。

資助珠三角技術改造專案

在第二條政策中,省政府將對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大型技術改造項目給予獎勵,其中,珠三角地區技術改造專案,按設備購置額資助不超過20%;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技術改造專案,按設備購置額發放最多30%。同時設立先進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十四五」期間各地級以上市引進、建設的先進製造業項目予以支援。

政策亦提到,會支援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援力度,推動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提高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佔比等。

對於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工信廳表示,將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創新中心建設,在先進製造業領域重點布局,促進先進製造業重大成果在粵轉化落地。其中,在每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將建設至少一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或製造業創新中心,鼓勵各地對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和中試基地給予資金支援。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向曉梅指出,廣東要充分利用好技術改造的資金,通過數位化轉型重塑產業鏈,提升廣東製造業競爭力再上新台階。

7-4-2021 12-04-49.png
 

資料來源:信報財經 (2021年4月7日)



3、上海擬建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昨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提出探索推進數位貿易規則制度,建設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上海市副市長宗明講解《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相關情況,指《規劃》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務措施。為了對應6個發展目標,《規劃》共提出6方面23條重點任務舉措。

打造輻射亞太進出口集散地

其中,在培育外貿綜合競爭新優勢、構築全球貿易樞紐方面包括4個重點:第一,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促進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建設一批高能級強輻射的貿易平台,優化國際市場布局。

其次,要打造新型國際貿易發展高地,實現離岸貿易創新突破,增強轉口貿易樞紐功能,拓展跨境電商發展潛能。

再者,提出目標打造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高地,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能級,持續擴大技術貿易規模。

最後是建設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探索推進數位貿易規則制度建設,加快建設高品質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功能,集聚培育國際化的數位貿易品牌,推動建設一批重要承載區,打造長三角全球數字貿易高地。

資料來源:信報財經 (2021年4月9日)

4、信保局10項支援 延至明年6月底

【本報訊】為支援本港出口商在疫情下不穩的貿易環境中,拓展出口貿易市場,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將延長去年4月9日推出的10項支援措施,至2022年6月30日,詳情如下:

(I)為「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的支援措施:

1.提供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予受批核的買家,涵蓋所有信保局承保的市場。如受批核的買家在付貨前取消具約束力及有效的合同或倒閉,令保戶遭受損失,只要保戶已履行合同上的責任並符合保單上的條款,信保局會按保單條款作出賠償。

2.上調已承保的買家信用限額20%,上限為500萬元,涵蓋信保局承保的所有市場。

3.延長保費付款限期一個月。

4.增加保費折扣優惠,每名「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所享有的折扣優惠由7折增加至5折。

(II)為全體保戶提供的支援措施:

5.豁免所有保單年費。

6.一律增加所有獲審批的買家信用限額的付款限期至120天。

7.豁免保戶因買家延長/更改付款條款,而須繳交的所有額外保費。

8.加快處理賠款安排,在收到相關文件後5天內完成處理100萬元或以下的賠款個案。

9.簡化程序,彈性處理買家付款困難個案。

10.免費為保戶提供額外10個信用評估。

此外,為支援本港出口商應對中美貿易糾紛帶來的挑戰,信保局於2018年6月推出特別支援措施,措施有效期至2022年6月30日。

續予港註冊出口商 放帳保障

與此同時,信保局會繼續為香港註冊的出口商,提供於離岸出口貨物至海外買家的放帳風險保障。

在現行政策下,保戶的保單也可延伸承保他們於中國內地或海外市場的子公司,與其當地或海外買家的交易。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2021年4月2日)

 

5、常達RFID標籤方案 助中小企接入物聯網

【明報專訊】物聯網應用日廣,並且在紡織及成衣行業廣泛使用。生產及銷售服裝標籤、裝飾產品的常達控股(1433)主席兼執行董事陳醒明表示,集團成立新部門向客戶提供整套方案及系統支援,長遠冀打開不同行業的市場。

提升準繩度 省人力時間

陳醒明稱,公司將標籤產品提升至使用環保物料生產,2015年更將RFID及隱藏條碼於標籤產品內,讓客戶用近場通訊(NFC)技術便可盤點存貨及防盜,並促進消費者與品牌互動。使用RFID標籤更有助物聯網運作,既可連接店舖及廠房,掌握工序、流程及補貨環節。人手盤點準繩度只有七成,採用RFID及物聯網可提升準繩度,減省人力及時間。現時常達的產品應用在成衣領域,陳醒明表示,長遠可應用於醫療、博物館、倉儲、香煙包裝及大公司管理資產等方面的需要。

考慮到小企業面對使用科技產品入場成本較高的問題,常達已提供RFID晶片、編寫軟件、標籤及平台,以至協助系統維護及升級,小企業可毋須購置伺服器,便可透過軟件即服務(SaaS)結合雲端用作日常管理。常達因此成立新方案部門,冀協助傳統客戶更易接入新科技,他估計新部門所需投資不多。

資料來源:明報 (2021年4月7日)

6、迅銷半年多賺5.4%勝預期    UNIQLO日本及大中華貢獻大增

服裝品牌UNIQLO及GU母企迅銷(06288)公布,截至今年2月底止半年純利1058億日圓(約75.3億港元),按年增5.4%,維持中期股息每份香港預託證券2.4日圓(約0.17港元),由於上半年業績表現高於預期,本財政年度全年收益及經營溢利預測分別上調0.5%及4.1%,但純利預測維持1650億日圓(約117.6億港元),全年股息預測亦維持480日圓。

全年盈利料118億元升83%

該集團預測全年收益2.2萬億日圓,按年升10%,經營溢利2450億日圓,按年升70.7%,盈利1650億日圓,按年增82.6%,即下半年盈利約592億日圓。

上半年迅銷收入為1.2萬億日圓,按年下跌0.5%,經營溢利1679億日圓,按年增長22.9%。該集團表示,海外業務及全球品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錄得收益及溢利下降,但受疫情影響較微的日本及大中華地區業務溢利則錄得大幅增長。

海外業務方面,集團上半年收益5218億日圓,按年減少3.6%,經營溢利670億日圓,按年增長25.9%。當中,大中華地區收益3108億日圓,按年升15%,佔整體UNIQLO收益25.8%,除了中國內地市場外,台灣及香港市場收益均有所改善,另南韓市場由經營虧損轉為經營溢利。

集團指出,毛利率因控制折扣促銷而改善4.7個百分點,同時有賴控制庫存水平,並提升門店及物流運作效率。受疫情影響部分門店需要暫停營業,東南亞、南亞及大洋洲地區及歐洲地區錄得收益及溢利大幅下降,當中美國市場錄得經營虧損擴大。

日本業務方面,收益及經營溢利分別按年增長6.2%及36.6%,因休閒服、HEATTECH毛毯等滿足居家需要的商品、運動功能服裝系列產品的銷情強勁,帶動同店銷售淨額增長5.6%。

GU業績持平

GU品牌半年收益為1326億日圓,按年增長0.3%,經營溢利158億日圓,按年添0.4%,主要受疫情影響,市中心的門店人流減少所致,但居家需要的休閒服銷情強勁,令同店售淨額表現穩定。

集團全球品牌半年收益按年下降22.2%,業務盈轉虧,錄得經營虧損81億日圓。現金流方面,經營業務產生的現金淨額3521億日圓,按年增長48.8%,其中滙兌收益47億日圓、存貨減少701億日圓。

港交所公告及通告 - [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告及恢復買賣]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1/0408/2021040800478.pdf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1/0408/2021040800479_c.pdf

9-4-2021 11-33-15.png
 

資料來源:信報財經 (2021年4月9日)

7、時裝污染的前世今生

一件衣服,大家會穿多久或多少次?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現代城市人衣櫥裏至少有一百幾十件衣衫,穿衣服選擇障礙,大概成了每人每天出門前的煩惱。

大家有沒有這種想法,就是希望衣服快點破爛,然後,大家便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去購買新衣服。

人靠衣裝,生活在現代都市,一件清新的衣服,包括有各種顏色的合理配搭,也能吻合出席的場合與身份地位,當然細節也要流露時代的觸覺。如關刀領、喇叭褲、鬆糕鞋,一看便知道是七十年代的產物。

刺激消費

生存在現世代,一衣蔽體的原始功能,已經不再是保暖或保護身體這麼簡單。透過身上的衣服,可以顯示自己的品味、消費的能力、潮流的觸覺等等。設計巧妙的裁縫,更能透過衣服,讓你展示身材,流露性感。這些,都是時裝在社會上的重要角色,五顏綠色繽紛耀眼的時裝,更是龐大的消費市場。

「擁有」是人類原始的貪慾,大灑金錢買得心頭好,更是令人覺得痛快的事情。時裝的潮流,既具有功能性,也愈來愈花巧;在回歸自然、體貼生態的有機概念下,更充滿思考和反思。但更重要的是,時裝可以帶領潮流,刺激消費。

每年的顏色定格如權威機構Pantone,為潮流的顏色定位,然後為時裝的潮流定下方向,最終是令消費者大灑金錢。畢竟,同伴效應是古今潮流無法抗拒的魅力。

沒有需求,便沒有加工生產,這是很簡單的供求原理。同樣地,為了滿足人們對時裝的追求,不斷推陳出新,便能夠滿足人們貪新忘舊的本性。

人們總是會對新鮮的事物有更多的興趣,因此時裝的一個重要指標,便是turnover的周期。

由各大品牌的櫥窗裝飾,都是曇花一現,便能估計到人類貪新忘舊的速度,以及對不是最新款式時裝的忍耐力,每年都在遞減。

更快推陳出新,新貨品源源不絕,便是時裝品牌和整個行業的生存致勝之道。不斷有新的貨品,才能不斷吸睛,最終總會有一款打動人心,刺激消費。

時裝是身外物,穿舊了破爛了棄置並不可惜,但現今服裝的二手價值極低,不再有人把破爛的衣服縫縫補補。而且,破爛也可以是美,牛仔褲磨爛穿洞,是潮流歷久不衰的標誌,代表自然和率性,因此有不少牛仔褲品牌,用機器和石頭打磨來製造時間的印記。

污染源頭

近年大受歡迎的快速時裝(fast fashion),追求的是顏色多選擇多,款式千變萬化,最重要的是品質一般,價錢非常大眾化。

衣服的功能,只能滿足剎那間的觀感,因為很快,這些衣服,即使未至於破爛,便已經走樣,又或者被潮流的興替所吞沒。但物質的損耗不再是問題,因為售價低廉。

快速時裝,正是現今大眾衣物的主流。品質不能耐用,因為耐用,正是消費的最大阻力。因此,大型的連鎖時裝生產商,都在攻打快速時裝市場。連不少傳統奢侈品牌,也開發旗下的廉價時裝產品,希望分一杯羹。

時裝,正正是當今世上一個重要的污染源頭。推陳出新的背後,除了消耗大量的棉花,也是對人類淨水的污染和消耗,各種的加工過程,也大大加劇了地球污染惡化的程度,惡劣的情況,並不比廢氣污染或塑膠污染為輕。

快速時裝的低廉訂價,助長了各式各樣的消費意欲,也因為所費無幾,更令人不再珍惜物質,加劇浪費。

快速時裝之所以能夠低價推出市場,其實有賴在生產鏈的原料和加工上的壓榨。行業本身,就靠很多不公平的潛規則、層疊的生產管理,才能夠成功榨取利潤。服裝業在工業革命後趨蓬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大地的生態。有報道指,用20元買到的衣服,製造商只是用了1%(0.2元)給一手製造出成品的工人。

快速時裝九宗罪

有研究指出,服裝生產涉及九宗罪:水污染、水耗費、纖維微粒、廢物囤積、化學劑加工、溫室空氣污染、樹林沙漠化、土地流失和全球貧富懸殊。

以水源破壞為例,紡織工業佔全球20%工業水污染,每年傾倒超過20萬噸染料,超過九成受污染的水沒有處理。有統計指出,印度日常用水超過八成半用來種棉花,同時,當地近一億人仍未有清潔飲用水。

整個時裝工業,每年消耗超過1.5兆公升淨水,每1噸時裝成品,要用逾200噸新鮮淨水。每1公斤時裝成品,便用了1公斤化學物質製成。澳洲學者發現,全球沿岸發現的人為廢物,八成半來自衣服的超細纖維。

溫室氣體排放

據估計,服裝及鞋類用品佔8.1%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又或者等於歐盟的氣體排放總和。專家估計,以目前每年5%的增長,到2030年,每年氣體排放將超過10億噸,若不加以調控,單單在服裝紡織業的增長將超過60%。

資料顯示,不少連鎖快速時裝店如Zara、H&M及Forever 21都在中國、越南、孟加拉和印度等,以低於貧窮線的工資聘請員工加工生產。同時,漂染顏色加工令這些地方的河流污染日趨嚴重,也有不少轉變成生物死穴,在整個生態囤積大量致癌污染物。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不少河流發現含有大量壬基酚或全氟化合物,甚至污染本港附近海域。這些物質,會影響兒童及少年的發育、減少精子等,在歐盟,一早已被禁。

在加工和洗滌的過程中,衣服的人工纖維會流出大量微細的纖維粉末,環保研究指出這些粉末不能在環境消失,已經留在地球的土地、河流、海洋和食物鏈,遍布各種動物的身體。

快速時裝興起於八十年代,其中一個最大賣點是在百物騰貴的情況下,快速時裝價格不升反跌,甚至跟大半世紀前的價格相差無幾。

臉書、IG等社交媒體的出現,大家對不斷變換新形象,快速時裝成了無可替代的改頭換面產物。調查指,現代人每件衫平均穿7次便會棄掉。在不少發達國家,成品時裝可能只會穿3次。

快速時裝令人性中的貪婪、比較和模仿本質都被挑起。其實人類能夠看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和選擇,才會活得更自在,如洗衣服時用冷水縮短清洗時間,已可減少污染。但最重要的還是,沒有需求,沒有生產,便不會污染。

9-4-2021 11-43-52.png
 

資料來源:信報財經 (2021年4月9日)

8、馮國經:港連繫RCEP成經貿樞紐

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與東盟10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後,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將大幅增加,香港在連繫大灣區和RCEP成員國方面,也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根據2022基金會發表的最新報告,全球供應鏈的重心正由東向(涵蓋東亞、太平洋和美國)往西向(包括東南亞、歐亞大陸及南亞次大陸,並延展至非洲和歐洲)轉移。

2022基金會主席馮國經表示,香港可以成為國際經貿往來新走向的樞紐和數碼化「協調中心」,建立並營運在工廠、物流營運商、港口與機場之間的必要技術及區塊鏈連接點。現時東盟已經是廣東省最大的貿易夥伴。

倡供應鏈融資用數字人幣

他補充,RCEP有條件成為全球最大的共同市場,滙聚傳統和新興的商貿往來。區域內正不斷出現新的供應鏈,以及新的全球消費增長,香港須拓展現有優勢,充分發揮成為全球供應鏈在太平洋地區進行資本籌集、營運管理、金融和專業服務的功能。其中,貿易融資是關鍵要素之一,其連接了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憑藉強大的國際金融業及全球供應鏈,香港可自然地成為世界貿易融資中心。他舉例說,香港可以充當在貿易與供應鏈融資方面,採用數字人民幣的先行者。

此外,馮國經形容,中美出現貿易摩擦和美國總統拜登上場後,目前是重要轉折期,香港需要在既有優勢上推進,不能無中生有。

具優勢主導灣區原始創新

報告以《創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新優勢》為題,指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可在多個領域及機遇進一步發展經濟,包括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龍頭地位,打造香港航空大都市;充分利用香港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使大灣區成為世界領先的創科中心;重塑香港在大灣區產業鏈中的優勢;實現高科技產業發展,培育大型本土科創企業。

馮國經強調,香港是大灣區中唯一擁有躋身世界前列的大學、掌控基礎研究這一戰略性資源的城市,同時具有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法制化環境,因此有能力成為大灣區原始創新的主導中心。

8-4-2021 11-43-29.png
8-4-2021 14-08-23.png
 

資料來源:信報財經 (2021年4月8日)

9、Li & Fung Maintains its Focus on Supply-Chain Digitization with LFX Launch

9-4-2021 10-05-52.png
 

Li & Fung Ltd. took another step toward accelerating supply-chain digitization Thursday.

Less than a year after Chinese tech giant JD.com invested $100 million in Li & Fung, the sourcing and supply chain solutions partner announced the launch of a new company, LFX, created to “capitalize on new digital opportunities transforming the retail industry and enabling supply chain sustainability.”

LFX will serve as an incubation,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platform providing digital solutions and digitally enabled service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Its solutions will target brands, retailers, e-commerce companies, consumer-to-manufacturer businesses and manufacturers.

Li & Fung said the offshoot’s work will aim to cover all aspects of the value chain, including trade, information and fund flows, with initial ventures focused on 3D digit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supply chain fintech. LFX also houses a venture capital arm to identify and invest in technologies transforming global retailing, the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We have established LFX as a separate company to build on Li & Fung’s supply chain knowledge to bring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revolutionize how we create, make and sell products,” Spencer Fung, group executive chairman of Li & Fung and LFX, said in a statement.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starts with supply chain digitalization and LFX is forming an ecosystem that connects the innovations, people and companies committed to accelerating digitalization and transforming the retail industry.”

Ed Lam, Li & Fung’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since 2012 and an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of Li & Fung, will serve as CEO of LFX. He brings more than 25 years of experience to his new role, including from positions with Citi, Morgan Stanley and Coopers and Lybrand. Li & Fung is in the process of appointing a new CFO.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requires behavioral shifts, and it starts with the supply chain,” Lam said in a statement. “Our goal at LFX is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our industr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We believe that by merging real world industry experience with new ideas that entrepreneurs and technologists bring, we get practical innovations the industry will embrace.”

After 28 years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Li & Fung went private last May when Singapore’s GLP Group gained financial ownership of the business. The move, however, left the Fung Family with 60 percent of the voting shares, leaving it with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business.

Source: www.sourcingjournal.com (8 Apr 2021)

10、Global garment makers unite on commercial compliance

Garment makers representing close to 70% of global apparel exports have agreed minimum terms they hope will raise the bar on the purchasing practices of fashion brands and retailers……

Read More: https://www.just-style.com/news/global-garment-makers-unite-on-commercial-compliance_id141102.aspx

Source: www.just-style.com (7 Apr 2021)

11、just-style’s online magazine

Beyond Covid-19 - Redefining the apparel industry for the future

  • Issue 09 - March 2021

https://juststyle.nridigital.com/just-style_magazine_mar21/issue_9

7-4-2021 10-31-06.png
7-4-2021 11-04-21.png
 

Source: www.just-style.com (7 Apr 2021)


Hong Kong Woollen & Synthetic Knitting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Add: 36/F, Laws Commercial Plaza, 788 Cheung Sha Wan Road, Lai Chi Kok, Kowloon, Hong Kong

Tel: (852) 2368 2091 Fax: (852) 2369 1720

Email: info@hkwoollen.org.hk

Website: http://www.hkwoollen.org.hk